接連兩日,國家發改委先后發出通知,宣布油價和氣價雙降。一個降7分,一個降7毛。兩者價差正逐漸拉大。以京標0號柴油為例,調價后其零售價降至5.41元/升,天然氣(海南天然氣價格)從4.81元/立方米,有可能下調至4.11元/立方米。車用天然氣經濟性再度顯現。
油價下調11次,不比天然氣一次性降價狠
17日下午,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,自17日24時起,國內成品油市場迎來年內第11次下調,汽油調整幅度為85元/噸,柴油為80元/噸,折合成升價為93號、97號汽油分別跌0.07元/升,0號柴油跌0.07元/升。
截至11月17日24時這次調價,2015年國內成品油市場一共經歷22次調價窗口:7次上調,11次下調,4次擱淺,漲跌互抵后,折合升價為93號汽油下調0.40元/升,0號柴油下調0.49元/升。
緊跟著,今日(11月18日),國家發改委又發通知,決定自11月20號起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,并進一步提高天然氣價格市場化。這是年內第二輪下調。
這次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核心內容有兩個,首先是降低非居民用氣門站價格,自2015年11月20號起,各省份非居民用氣最高門站價格每千立方米降低700元,也就是每立方米降低0.7元。
降低后的門站價格作為基準門站價格,供需雙方可在上浮20%、下浮不限的范圍內協商確定具體門站價格。方案實施時門站價格暫不上浮,自2016年11月20日起允許上浮。
本次天然氣門站價格下調的依據主要是,自今年4月1日實現氣價并軌之后,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并維持低位運行,天然氣定價公式中的替代能源(燃料油和LPG)價格同樣繼續下降。天然氣門站價格下調空間再次開啟。因此,經過充分的市場醞釀,終于在今日迎來了年內第二次天然氣門站價格下調,且下調幅度極為可觀。
油價下調11次,不比天然氣一次性降價狠。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指出,這次調價的幅度是比較大的,大約(下調)是原來價格的三分之一左右。而這還是門站價格,還有一些是市場定價的,如果加上政府直接定價對市場定價的帶動作用,降得應該更多。
回過頭來看,近年來受天然氣價格上漲,加氣站布點不足等不利因素影響,天然氣重卡一路跌至冰點。今年1-10月,天然氣重卡市場的累計降幅進一步擴大,從1-9月的65%擴大至68%,累計產量只有13110輛,凈減少2.8萬輛左右。10月份,國內天然氣重卡市場產量更是跌至千輛以下,只有899輛,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85%。
對于卡車用戶來說,天然氣動力卡車是性價比較好的一種解決方案,雖然天然氣卡車成本比一般柴油車型高10%~15%,但天然氣卡車的使用費用比柴油車節省30%~40%,可以提供投入回報,比柴油卡車凈成本低。但正因為天然氣車需要較長的回報周期,所以,天然氣價格對縮減回報周期,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。
此次,天然氣價格大幅下調,車用天然氣經濟性再度顯現,這絕對是天然氣卡車的福音。
一年內氣價不再上浮 不要小瞧政府的決心
這次調價后,天然氣的價格至少在一年內不會有大的波動,至少不會再往上升,而且政府還將加大挖掘天然氣消費。
依據發展改革委公布的數據,2015年前三季度,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僅增長2.5%。目前,我國天然氣供應已出現了能力富余·的現象,預計今明兩年的富余能力可能超過百億立方米。
“氣荒”不再的背后,折射的是隨著替代能源的價格下跌,國內天然氣經濟性的逐步削弱。近年來煤炭價格持續低迷,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下跌不止,而隨著美國墨西哥灣、澳大利亞、非洲東部、俄羅斯等各大出口商競相建造LNG出口終端,尤其是這些LNG出口主要都瞄準了亞洲地區,導致亞洲地區現貨LNG的價格節節下滑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國內天然氣在車用、工業用、發電等領域基本全部喪失經濟性,這顯然與我國提倡清潔能源利用的規劃不相適應。
我國《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(2014-2020年)》提出,到2020年,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要提高到10%以上,而預計到今年年底,天然氣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也僅將達到5.8%左右,挖掘天然氣消費的潛力仍然任重而道遠。